麻六甲之旅(荷蘭紅屋、大鐘樓、基督堂、聖地牙哥城堡、聖保羅教堂、雞場古董街)
荷蘭紅屋:位於城市廣場上,有著厚重的木門,搭配深紅色的牆壁及鍛鐵鑄成的鉸鏈,由17世紀新海上霸主荷蘭殖民時所建造,是當時政府行政中心和市政局。
大鐘樓:建於1886年,由當地峇峇望族陳金聲家族所捐建,時鐘至今乃在運作。
基督堂:建於1753年荷據時期,教堂內有著手工製作的長凳為,一旁精緻的天窗和一塊用亞美尼亞文書寫的基石等,尤以一幅《最後的晚餐》的複製品為著名,是馬來西亞最古老且仍在使用的新教教堂。
聖地牙哥城堡:16世紀時由葡萄牙人建築,在此可俯望馬六甲市、舊港口及馬六甲海峽。
聖保羅教堂:由法國傳教士於1849年建立的哥德式教堂,前後作為教堂、軍事和墓園等用途,是荷據時代的重要古建築,素有「東方使徒的聖芳濟」之譽。站在山丘的教堂上,可以俯瞰整座城市,同時感受遺跡在過去烽火交織下,留下的精彩故事。
雞場古董街:走在兩旁百年歷史古屋民房的街道上,感受這般懷舊氛圍,如果你喜歡收集古物,這裡就是個寶藏,能找到李小龍的紀念品、南國電影的海報、舊汽水瓶,包括英治時代、日治時期馬來西亞、印度、葡萄牙、荷蘭、中國等國的舊錢幣、鈔票,是一個多姿多彩值得一遊的好地方。
國家皇宮
國家元首蘇丹的宮邸,據說總花費近8億馬幣(約80億台幣),被青蔥的草坪圍繞著,全新完工的皇宮,若遇上國家慶典,皇宮便會在夜晚披上五彩的燈飾。
-
因為是元首宮邸,僅能在外面拍照。
-
門口侍衛配有駿馬,偶有發生馬匹咬人事件,提醒貴賓不要與馬匹拍照或保持較遠距離,確保安全。
獨立廣場
1957年8月31日午夜,原本飄揚於如茵草地上的英國旗幟,換上馬來西亞國旗,廣場成了的獨立象徵地,此後每年8月31日(國慶日),國民都會前來歡慶。寬闊的廣場一邊是歐式風格的草坪和荷蘭式的建築,另一邊是古老的阿杜勒薩馬德建築。草場上懸掛國旗的大旗桿,高100米,是全世界最高的旗桿之一。
高等法院
建於1897年,吉隆坡重要標誌之一的蘇丹阿都沙默大樓,曾是殖民者的總部,具摩爾式建築色彩更冠上銅光閃亮的圓屋頂,並擁有40公尺的大鐘樓,成龍所拍攝的警察故事也曾在此取景。
茨廠街+鬼仔巷壁畫街
茨廠街:以售賣手工藝品、服裝、和許多藏在巷弄間的眾多美食為名,道地美食福建炒麵、燒魚、叻沙及咖哩麵,都值得嘗試一下。
鬼仔巷壁畫街:過去許多長輩們以「鬼仔」、「死鬼仔」,來稱呼住在巷弄間的華人移民小孩,久而久之就稱這條巷弄為「鬼仔巷」。這裡展現了1960年代聚居在巷弄間華人移民的生活日常,周圍的建築保存著濃郁的東方風情,還提供QR
CODE,手機掃描後,您能聽到舊時代情侶說的情話、拉二胡老爺爺的獨白等,那種純樸的氛圍,對比我們現代忙碌的生活而言,實在難能可貴。
雙子星花園廣場(國油雙峰塔 KLCC)
馬來西亞的象徵地標建物,外觀為兩座造型獨特的菱形高塔,於41及42層樓間設有世界上最高的過街天橋,因作為電影《將計就計》的拍攝地而聲名大噪;一至六樓則是購物商場,您也可以趁機血拼一番,滿足您的購物慾望。
-
雙子星塔因直屬馬國政府的國油公司,所以無法入內參觀,只能到購物商場。
亞羅街夜市
台灣著名美食節目《食尚玩家》造訪後,更加聲名大噪,是吉隆坡最知名的夜市。整條人行道上炊煙昇起,瀰漫著咖喱及烤肉味,不禁讓您垂涎三尺;街旁走道放滿桌椅,只要您一坐下來,店家馬上以中文來招呼,讓您備感親切。
馬來西亞的美食基本上是綜合華人、馬來、印度三種飲食文化,讓您感受異國的馬來文化。尤以黃亞華燒雞翼及烤沙嗲這兩道菜最為著名,另外還有蕉葉紅燒魔鬼魚和福建炒麵也是不容錯過!